• 西安晨腾物资有限公司
    Xi An Chen Teng Wu Zi Co., Ltd.
新闻资讯
 
新 闻 资 讯
双击自动滚屏
发布者: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14/3/14阅读:1283次



“现在国家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还没有从‘根儿’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”3月7日,全国人大代表,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、党委书记、总裁江善明在接受《中国冶金报》记者专访时表达了他的忧虑。他同时建议,应该从“根儿”上尽快清理违规项目、违规行为。否则,最后的结果极有可能是合法合规的企业被淘汰,而落后的企业反而生存下来。
  把好项目关
  在江善明看来,所谓的“根儿”是指源头的项目管理。据了解,目前,很多地区都存在未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就上马的违规项目,且绝大多数都是低水平重复建设,也不顾及环境问题。据他介绍,现在,成渝两地每年有3000万吨~4000万吨的钢材需求,但当地的产能无法满足需求。许多违规项目便“应运而生”,且规模较小,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装备水平。
  据了解,除了没有“准生证”外,这些违规项目生产的钢材还不开发票。因为,不开发票的企业可以省下600元/吨~700元/吨的税负成本。在这种情况下,其钢材售价只要比正规企业低200元/吨~300元/吨,便“凸显”出非常强的市场竞争力。地方政府甚至还对一些招商引资的项目实行包税政策,导致严重的不公平竞争。另外,这些企业生产的钢材质量也堪忧。虽然下游行业有使用钢材的质量标准,但是一方面有些用户不了解这些标准,另一方面也看准了它价格便宜。
  江善明表示,一个行业只要有一家企业这么做,就会把市场搞乱。“这不仅损害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,也导致了大量税收的流失。这并不是个例,在成渝市场上大量存在这种情况。”江善明介绍说。
  对此,江善明表示,只要严格清理这些违规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,使其完全退出市场,那么钢铁行业供需失衡的矛盾将得到极大缓解和改善。但令人忧虑的是,政府相关部门对这种现象的追踪监管力度远远不够,且或多或少地得到当地一些部门的“庇护”。
  环保政策不宜“一刀切”
  在谈到环境污染问题时,江善明对《中国冶金报》记者表示,现在钢铁行业对环境的影响问题被过度放大了。“不要一说起环境问题就是钢铁行业污染的!钢铁行业其实背了一个‘黑锅’。钢铁行业确实有一定污染,但环境污染的成因很复杂,且真正对人体伤害较大的细颗粒物,如PM2.5的排放量其实占得很少。”江善明希望环保部门能够对此进行准确分析统计和发布。
  实际上,通过多年的发展,钢铁行业的生产工艺、环保技术、装备水平,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。很多钢铁企业都能够达标排放,甚至比国家标准还严格。
  江善明认为,在节能环保方面,国家要加大支持力度,“目前的力度还不够”。例如,在政策方面,可以通过税收(包括环保税)来实施奖惩。对于已经上了环保设备且达到排放标准的企业,可以对其排污费用给予一定优惠;对于没有按规定上环保设施(如烧结脱硫设施),或排放不达标的企业,则要严惩。同时,还要进一步鼓励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,实施好内部节能减排。对发展循环经济创造财富、变废为宝的企业,也应给予相应的税收支持和激励政策。
  “不能搞‘一刀切’,否则效果很差。”江善明建议。